一段时间以来,ChatGPT成为绕不开的话题。而上一轮掀起人工智能狂欢的还是AlphaGo战胜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。彼时,方洲翔正读初三,“‘阿尔法狗’的出现让我非常震惊,当时就立志长大要学人工智能专业。”眼下,他已被保送浙江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硕士研究生。
方洲翔是浙大首批人工智能专业31名本科生中的一员。作为国内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毕业生,31名学生中,有30人选择了继续深造。
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表示,“ChatGPT本质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学习,挖掘出关联统计性,形成对话能力。它可能会对人类能力带来一定威胁”。ChatGPT大火,强人工智能的拐点已至,人工智能人才该如何培养?
ChatGPT来了,如何应对挑战?
“在特定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得的当下,学校对超越ChatGPT的思维、能力的培养,显得更加可贵。”吴飞说,如果人类有所警醒,一些思维、能力或许会在ChatGPT的发展下应激加强。具体而言,一是批判性思维,二是计算思维,三是科技伦理。
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人工智能(智能精准诊疗)专业侧重于医学应用场景,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人工智能有关知识,学习如何基于医学影像大数据开发相关算法,为智能精准诊疗、分级诊疗和健康中国战略助力。“与ChatGPT相似,在处理医学数据时,人们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人工标准数据,进而根据不同的医学需求设计相应的算法,更加智能地辅助医生开展诊疗。从这点来讲,两者是相通的。”该院副院长黄守军说。
在我校信息管理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帅看来,ChatGPT是一个很好的AI范例,会引发学生对AI技术的兴趣,并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,成长为AI领域的高端人才,从而继续推动AI技术的发展。“与此同时,技术的进步又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,例如以ChatGPT为代表,AI新工具的迅速投用对传统的课程、教学和考核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,如何防止AI作弊?如何突出人的独立思考和原创价值?在当前的新形势下,这些都是教育界和学术界面临的挑战。”
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,浙财大发挥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,将“人与AI如何和谐相处”“AI时代,我们如何成长而不被淘汰”等问题引入课堂,引导学生从认知层面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与此同时,该校还注重引导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应的AI技术,甚至进一步探索反作弊技术等。
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范影乐直言,ChatGPT所引发的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,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有一种激励作用,可以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中。“对于人才培养本身,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课程和人工智能核心课程的建设,强化课程理论与科技创新的融合,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,尤其是培养着眼未来、对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引领作用的人才,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。”
对于席卷当下的这股热潮,学生大都持乐观态度。陈谢冰去年从杭电保研至厦门大学。她告诉记者,身边同学使用ChatGPT已相当普遍,“大家觉得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,完全可以拿来‘为我所用’”。
但吴飞并不赞成学生过早使用这个工具。“低年级学生过早接触ChatGPT,会有‘玩物丧志’的风险。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要通过训练培养出来,在他的思维还没有形成之前,过早享受ChatGPT带来的便利,而疏于在好奇心驱动下进行探索学习、培养相应的逻辑推理能力,无异于‘自废武功’。”
专业越来越热门,高校准备好了吗?
人工智能专业自2018年正式确立以来,成为各大高校学科布局的“必争之地”,一度成为最受欢迎的热门专业。截至2022年12月,全国共有440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。目前,浙江省内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已达到17所。
“明显感觉到人工智能专业越来越火爆。”张帅感慨地说,浙财大是最早开设该专业的省属高校之一,2020年首批招生97人,2021年达到109人,2022年增至152人。去年,浙师大数理医学院人工智能(智能精准诊疗)专业首次招生,一个班级31人,引来学生争相报考。
人工智能专业“看上去年轻”,事实上,此前多所高校将其作为计算机科学、信息科学的研究方向已开展了长期的研究,在相关专业建设、学科建设、师资队伍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。浙大作为教育部首批35所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招生院校之一,目前设有教育部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,是教育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(“101计划”)“人工智能引论”课程负责单位。
“作为财经类高校,我们不能照搬清北、浙大的人才培养模式,要坚持‘基于差异、错位竞争’的原则,充分利用学校在经管方面的学科优势和领域影响力,着力打造‘AI+经管’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。”张帅介绍,从大一到大三的每个暑期,该校依托产学研合作,引入校外知名企业资源联合校内教师共同开设“人工智能+经管”系列专业实践课程,如“智能量化交易”等,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。同时,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将课程实验和实训搬到校外合作实践基地,引导学生真正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和开发工作,实现真题真做,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。
接下来,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,该校学生将进入校外企业参与“人工智能+”实习,在实习实践中甄选选题。选题来自企业实际问题,实施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机制。设计实施和答辩环节,校外导师将全程参与。
从现实来看,选择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大都有着强烈的进一步深造的需求。黄守军表示,该校数理医学院已经建立了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,为学生提供更加顺畅的成长通道。“医学人工智能专业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要求高,通过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训练,可以使学生更适应社会人才需求。”
首批人才“出炉”,适应性如何?
对于浙大首批“出炉”的人才,吴飞的评价是,“个个都是科研好苗子”。“部分学生继续留在浙大攻读硕士、博士,还有很大一部分打算出国深造。他们中的不少人,未来的职业目标是到高校或其他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。”
“我们鼓励学生投身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创新与学科产业技术研发,但本科生实现高质量就业,同样重要。”范影乐拿该校自动化学院(人工智能学院)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首届本科生举例,该班共56人,升学率为60.7%,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则个个成了“香饽饽”,平均起薪每年30万元。
谈及在杭电自动化学院(人工智能学院)首届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就读的经历,身为班长,陈谢冰说自己“非常幸运,学到的东西硬核、实在”,她还实打实地参与到了导师的科研项目中,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。现在在厦大读研的她,感觉自己在科研方面比其他同学更容易上手。
本科期间,如果说科研能力只是“师傅领进门”,她的编程能力、数学能力则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她记得难度比较大的一门课,是大二时的“矩阵论”,学完之后,大家考出来的成绩都不理想,“主要是这部分内容对于大二的学生来说太难了,到了下一届,学院就把这门课换成了‘离散数学’,还对一些课程的授课顺序也进行了调整”。
不仅AI人才供不应求,“人工智能+X”复合型人才同样是抢夺热门。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方舟虽感受到了企业的求贤若渴,但他选择继续读书,并如愿保送为浙大的直博生,今后的科研方向与人工智能交叉。眼下,他正跟着吴飞教授做本科毕业设计,主题是“关于古籍修复的AI尝试”。“跟着老师,算是浅浅摸到了科研的门,今后直博期间,在理论层面,我还需要把数理知识学精学透,在实践上,要把算法转化成可以运行的代码,运用到今后的课题中去。”
“目前,国内的医生严重紧缺、常年加班,病人也面临看病难、看病贵问题。我们想通过‘人工智能+医学’的发展来改变这一现状。”黄守军介绍,该校正在培养的人工智能专业学生,将来可以从事与医学相关的产业,进入医院可以开发相关产品,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和治疗,进而减少误诊和漏诊。